提起“游泳减肥”,绝大部分人都会表示简直是“夏日最佳的减肥运动”,天气那么热,泡泡水还减减肥,这感觉一级棒!
对此,库珀有氧首席科学家、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朱为模教授提出了反对意见:游泳减肥,极大可能会越减越肥!

说实话,我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,和大家一样震惊:
呐呢?说好的“水阻力比较大,身体在水中运动消耗的能量比陆地上多”呢?
不是说“水温比体温低,人体需要不断消耗能量保持体温,所以游泳减肥快”吗?
那么,游泳减肥,为什么会越减越肥?那些使用游泳方法成功减肥的人,到底有什么诀窍?且听朱院士一一道来 。

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体育锻炼方式,对心血管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,但选择游泳作为经常锻炼的方式会有两个缺点:
第一,因为水的浮力作用。人体在运动中对骨骼的重力作用大大下降,所以游泳对防止骨质疏松的作用不大。
第二,经常游泳的人一定有过游完泳以后饥肠辘辘、胃口大开的体会。所以想采用游泳减肥的方式,也一定是以增肥的结果而告终。

游完泳后的饥饿感让人胃口大增,这又是为什么呢?是因为游泳消耗了更多的能量而令人食欲大增吗?其实答案不难,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:以中国人为例,是北方人胖?还是南方人胖?相信大家都知道:北方人胖!那么南北方最大的差异是什么?当然是温度!

人是一个由多种器官和组织所构成的“恒温”动物。人的正常(腋窝)体温在36-37摄氏度之间。保持身体尤其是内脏器官的温度是人维持生命的最基本条件。
一天内,傍晚时人的体温最高,清晨最低,变化范围约为一度左右。儿童体温(新陈代谢旺盛的原因)高于成人。人在运动时,体温比安静时高。内脏温度高于皮肤温度,肝脏最高约为38摄氏度,肾脏,胰腺等次之;皮肤温度在15-42摄氏度之间波动,夏天差异多在2-3摄氏度之间,而冬天则可达20摄氏度以上。

“天冷了,多穿件衣服” 是儿时妈妈经常的叮嘱。多穿衣服的作用其实就是为身体加一层“隔热层”抵抗寒冷,以保证内脏器官的恒温。当身体经常处于寒冷状态,而又没有衣服“隔热层”(比如经常在冷水里游泳)御寒时,身体内部就会很快形成自己的隔热保温层,即脂肪,来帮助维持内脏的恒温。这是因为脂肪细胞能够感应温度,并能在寒冷情况下释放能量帮助加热保温。
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,脂肪的加热是由一种叫做“偶联蛋白-1的蛋白质”完成的。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时,这种蛋白质会成倍增加。因为人的主要内脏在“肚子”里,加脂保温自然也从那里开始,我们所经常见到的大腹便便的“将军肚”的产生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值得指出的是,腹部内脏脂肪太多时会释放有害物质,增加人患慢性病的可能。

最近英国学者Carbtree和Blannin (Med Sci Sports Exerc, 2005,47(1),49-57) 的一项研究更是揭露了温度与饥饿感之间的关系。他们在这项研究中把一组胖子(10男6女)随机分为两组,让他们按照不同顺序在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运动:
一组是先在室内8摄氏度温度下,在跑步机上走45分钟,然后在室内20摄氏度温度下,在跑步机上走45分钟;
另一组则相反,先在室内20摄氏度温度下,在跑步机上走45分钟,然后在室内8摄氏度温度下做同样的运动。
研究人员同时测定了他们在运动中以及运动30分钟以后的皮肤和直肠温度,以及会刺激饥饿感的一种叫做生长素(ghrelin)激素的变化情况。研究人员也同时观察了受试者在锻炼后所摄入的食物量,并计算其摄入的卡路里。

研究结果表明:
1.在较冷温度下运动后,受试人摄入热量(平均数±标准差:1299 ± 657千卡)明显高于正常室温下运动后的摄入(1172 ± 527千卡)
2.在较冷温度下运动后,促进受试人胃口大开的生长素(1.10 ± 0.31 pg.)也明显高于正常室温下运动后的生长素分泌(0.93 ± 0.24)。

大家也许会问,是不是在较冷的温度下人消耗了更多的卡路里,所以人自然会在运动后多补充一些呢?
研究人员对运动中所消耗的卡路里也做了检测,结果恰恰是相反的。反而是在正常室温的情况下运动时,受试者消耗了更多的卡路里。这是因为他们体内产生了更多的热量,为了保持内脏的恒温,全身的血流就得忙于从胃和皮肤调集到皮肤表面,把内脏热通过皮肤散出去。一来一去,总的能量消耗,反而比低温下消耗的能量更多。
还有一点值得提醒大家的是,每天出点汗以帮助保持魔鬼身材的同时千万要记住补水哦!

明白了这些科学道理以后,大家千万不要用游泳的方式去减肥!因为大多数游泳池的水温要比体温低。如果胖子在刚开始运动时,为了缓解体重对膝盖的冲击和伤害而需要在游泳池内运动的话,尽量要在温度较高的池水中进行。而平常运动减肥时,大家也应该记住,在温度比较高(当然也不能太高)的情况下锻炼,往往会事半功倍。